骊住收购美特幕墙——看外资企业再战中国市场

沃二一门窗幕墙网评论员
2016-09-23

原创发布日期  2011年6月



【编者按】1983年北京长城饭店第一个玻璃幕墙的兴建,拉开了中国建筑幕墙应用的序幕。在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后,中国幕墙企业从曾经依靠国外先进技术发展逐渐到自立门户,而今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并更适应中国市场发展的商业模式。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排挤出了曾经主导中国幕墙的外国企业,中国企业独霸市场。而在去年,作为日本实力最为雄厚的建材企业骊住集团收购了中国第三大幕墙企业上海美特,此举不仅昭示着骊住的海外并购步伐越来越快,同时也意味着外资幕墙企业再次回归中国市场,这会不会给中国幕墙格局带来新的变化?而骊住又是怎样的一个企业呢?

提起骊住集团,也许大多数人都很陌生,但说到通世泰、新日轻和美标等品牌,人们多少都会有些印象。其实,这些品牌同属于201141日刚成立的骊住集团。这个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企业,已经拥有60多年的历史。尤其是旗下的建材品牌通世泰株式会社,目前已在中国建立了大连生产基地,基本实现了现地生产的体制。它在经过一系列的整合之后,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会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思考和启示呢?

骊住集团的整合之路

1、骊住的诞生

骊住集团的诞生是在2001年由1923年成立的通世泰(TOSTEM)1924年成立的伊奈(INAX)1974年成立的庭思(TOEX)这三大日本建材公司组成,初期被称为住生活集团。2001年后,1980年成立的新日轻与1936年成立的三维浦等公司陆续加入集团。直至今年,也就是2011年的41日正式更名为骊住集团(LIXIL),成为日本乃至世界级最大综合建材集团。


目前,骊住集团旗下有子公司208家(含合并子公司102家),关联公司98家。用水设备机器厂家伊奈和美标,窗框、玄关门、幕墙厂家通世泰、大厦用卷帘门厂家通世泰铃木卷帘门、消防设备厂家日探等5家公司已进驻中国,拥有11处生产据点。骊住集团所拥有的通世泰及新日轻这两个品牌的铝合金门窗在日本的铝合金门窗市场占有率总和超过50%,是目前日本最大的铝合金门窗生产企业。公司规模大概3万余人,主要产品有门窗、室内建材、外装建材、橱柜、卫浴等所有住宅用建材。


集团全体以实现与地球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活为目标,为人们综合提供安心安全和舒适生活所需的各种建材、住宅设备机器以及与住宅相关的服务。住宅用窗框的市场占有率为50%以上,厨房、浴室、瓷砖产品在日本国内的市场占有率第一,卫生间产品第二。


据悉,骊住集团除了制造包括门、窗、幕墙、卷帘门、户外装饰建材等金属建材、卫生洁具以及厨房、浴室等用水设备、消防警报装置、太阳能发电系统等与建筑空间相关的各种商品之外,在日本国内还经营家居中心、房地产流通链、建筑检查、建筑地基加固工程等服务事业。


现在,骊住集团以加强在日本国内的竞争力”“开拓海外市场”“升级成环保先进企业集团为今后集团经营的支柱,谋求更进一步的发展。而在开拓海外市场举措中,中国市场显然成为首选目标。

2、走进中国市场

20106月,骊住集团在日航酒店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将从20114月开始,整合旗下主要事业公司的同时,也将在中国的各销售子公司整合成一个公司-骊住(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此举旨在整合各销售子公司的经营和管理资源,提升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另外,继日本本土之外,选择在中国的正式发布,表明了骊住对中国市场期待有加。


此外,集团旗下的伊奈继去年收购美标亚太地区业务后,又在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成立陶板(外墙用大型瓷砖)生产工厂。新工厂于2011年春动工,预计2012年春投产运营。而窗框、玄关门和幕墙厂家通世泰也于今年正式进军中国市场,积极投入面向中国的玄关门等安心安全优质的开口部产品。


2011525 日,骊住集团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第16届中国国际厨房卫浴设施展举办骊住中国起航,伊奈新品全球首发媒体发布会。会上不仅展示了曾在今年米兰国际家居展上获得广泛好评的浴缸概念产品,并首次发布了将于今秋发售的面向高端富裕阶层的全新INAXSphiano产品系列,骊住中国的中期销售计划也一并宣布。据悉,骊住(上海)投资有限公司已于201141日正式成立,骊住上海总经理庵原先生表示:骊住今后将继续关注中国市场,扩大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路。


201162日,日本建材和住宅设备机器领域最大级企业集团骊住集团在上海外滩三号举办媒体发布会,宣布其即将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会上宣布,骊住集团决定以旗下INAX和通世泰在上海世界博览会日本产业馆参展为契机,扩大其在中国的事业规模。集团将秉承品质至上的经营之本,通过品质管理严格的工厂,生产出物美价廉的商品,提供给中国的建筑事业。


2011726日,骊住继去年收购美标亚太地区业务后,今年又宣布了与海尔的联手,签署住建产业合资协议,正式成立合资公司,将实现在住居产品设计、生产与销售方面的全面合作。另外,对于世界上最重要主题之一的环境问题,除进一步开发和销售节能型绿色产品外,还开发和销售自己品牌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在日本国内工厂同时设置巨型太阳能发电设备等,开始了创造环保绿色能源的创能事业。


2011729日,骊住与中国无锡茂泰特种门有限公司就收购后者的事宜正式达成了协议。LIXIL将中国作为重要市场,正致力于迅速发展业务。除开始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门窗等金属建材外,LIXIL还将上海美特幕墙有限公司收入了旗下。


骊住的这一连串大动作充分表现出这个日本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建材集团进军中国市场的决心。对此骊住总裁兼首席营运官杉野正博表示:今后在中国,骊住将围绕创造与地球和谐共处的生活智慧的品牌愿景,以焕然一新的国际化视野及创新精神,不断开拓居住空间的未来,继续为中国的消费者营造美好的生活空间  


3、整合后优势明显


经过一系列的整合,骊住集团的内部机构变动如下:原伊奈和通世泰等的子公司按功能分成金属建材公司、用水设备公司、日本国内营销公司、海外营销公司和管理部门。

通过此举,能有效整合目前各公司持有的营销和管理等资源、避免资源和人才的浪费、提高经营效率的同时将由此涌现的人才等资源用于今后大力推进的海外事业,特别是用于扩大在中国的销售额。


整合后的骊住海外部门可有效提高骊住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20104月至20113月骊住集团的销售额为1.2兆日元,与去年比增长22%。在中国的销售额预计于20143月止实现500亿日元,与20103月比增加10倍多。为实现该目标,骊住集团通过扩大和加强美标事业”“扩大大厦用幕墙事业和加强外装建材事业”“积极推进销售促进活动”“与不同行业联手9大措施,力争获取从大城市至内陆中等城市的需求。

蚕食的背后

在短短的时间里,骊住不断地收购一些建材大企业,覆盖区域也从国外延伸至国内。而今迈向中国市场的步伐也越来越快,在其不断扩张市场的背后,我们不难看出,它大力收购中国企业和其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日本:经济不增长,市场趋于饱和

曾被誉为创造了亚洲奇迹的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表现出强大的增长和竞争活力,而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一轮的高科技产业发展中却显得对应迟钝,缺乏竞争活力。


1999-2000年日本经济经过短暂复苏后,于200010月又转为下降,进入萧条局面。2001412月,日本GDP连续3个季度呈负增长,经济活动出现全面下降的局面。


日本经济停滞的根本原因来源于日本经济已经实现高度现代化,20世纪80年代日本已经成为一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成熟了,经济突飞猛进时代结束了,经济走向发展缓慢时代。

在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客观需要大量资本投资,这些资本投资对国内需求刺激很大,资本投资本身也是一种消费行为。而在经济成熟以后,客观需要的资本投资大幅度减少,社会资本严重过剩,无处投资,表现就是内需严重不足,结果是经济发展停滞。


此外,具有高储蓄天赋的日本国民,使日本外贸长期处于顺差状态,也导致日元价值处于被低估状态,这其实是长期损害了日本利益,主要降低了日本国民的购买力,这也导致日本人均GDP不那么高,阻碍社会运行效率的前进。


日本的经济在经过几十年的迅速发展之后,现在中央银行呈零利率状态,人们把钱存在银行不仅得不到利息,反而还需向银行缴纳保管费。此种现象说明,日本的经济是非常不活跃的,没有增长,市场已经趋近饱和。这影响到建筑业的发展,使得建筑业非常萧条。正因为如此,日本企业在本土找不到好的发展土壤,只能开辟新的渠道,将目标转向有市场前景的国家,而中国就成了首选目标。

中国:经济发展活跃,市场潜力无穷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间,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长接近10%,经济总量上升到全球第二位,中国的人均GDP进入到中高速国家行列。


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39.8万亿,比改革开放起点1978年增长了18倍。如果把中国经济总量跟世界上其他国家比较,2010年我们接近40万亿的经济总量,大约相当于5.879万亿美元,而日本经济总量为5.474万亿元,中国经济总量成功超过日本,从而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几十年也是工业制造业快速发展的时期,而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也是来自于工业制造业的快速扩张,中国逐渐发展成为世界工厂。正因经济增长活跃,而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建筑门窗、幕墙市场需求也急速增长。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北京申奥成功后,中国建筑业市场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据《中国建筑业统计年鉴》显示,早在1998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就已超过10000亿元人民币,建材消耗总额达到4427亿元人民币。而随着中国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中国建筑市场将迎来令人乐观的发展前景。今后20年,我国的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中国建筑市场将面临历史上重要的发展机遇,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发展战略的实施、投融资体制和公用事业管理体制的改革等,都为建筑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中国加入WTO十五计划、北京奥运、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等数以千亿美元的商机使中国建筑业成为全世界建筑业关注的焦点。中国建筑业已初具规模,据美国《工程新闻纪录》2001年的排名,在世界最强225家工程承包商中,中国企业占到了34个。巨大的市场吸引着国外企业纷纷介入国内市场,行业盛况空前,市场国际化趋势愈来愈强。


骊住先后收购多家国外经济活跃地区的大型企业,就是为了开辟更广阔的市场,寻求更大的利润空间,而中国市场无疑就是其中最大的发展平台。此次收购作为中国幕墙行业的优秀企业美特,表明了骊住进军中国市场的决心和信心。而有着无穷潜力的中国市场,也将会为骊住的海外扩张提供有利的生存土壤。

外资企业的回归

曾经水土不服


我国建筑幕墙技术起步比较晚,在改革开放以前,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城市内建筑物多为6层为主的多层房室,既无幕墙设计要求,又加上思想禁锢,建筑幕墙技术几乎成了人们不敢问津的技术禁区。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国外引进了建筑幕墙技术,国外企业几乎占尽中国市场的整个江山,在给中国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理念的同时也为中国幕墙行业的发展提供学习和发展的平台。


然而在经过二三十年之后,中国幕墙企业不仅掌握了生产技术,而且逐渐地摸索出一条更加适合中国市场发展的道路,于是纷纷开始自立门户。一些优秀的民营企业集团以其更加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企业管理机制和技术创新的运作模式,推动了中国大陆幕墙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转眼已形成了1.2万家生产企业和2500多家配套企业规模,全行业工业总产值近2000亿元人民币。近两年,单建筑幕墙的年产量就突破了5000万平方米,占世界建筑幕墙总量的六成以上,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幕墙大国。


而反观在华的国外企业的发展现状,他们仍然坚守着从西方带来的经营模式和管理理念,并没有结合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而做出调整,使得他们的竞争力越来越弱,因此纷纷遭遇水土不服,逐渐退出中国市场。


例如像嘉特纳、帕玛斯、不二、YKK这些企业在很早之前就进入了中国市场,承接了地王大厦、金茂等标志性工程。但是在中国发展的二十年时间里发现他们不太适应中国市场、水土不服。随着中国幕墙技术的进步,国外的无论是合资企业,还是独资企业,无一例外地在竞争中呈现出弱势,进而逐渐退出中国市场。


当然,他们退出的原因并不是产品质量不好,也不是技术不够先进,主要是将在西方的运营规则强行加在中国市场上,而这些规则并不适合目前的中国市场。例如其高成本的经营特点,不符合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和习惯,再加上其纯经销的模式在市场中也没有竞争力,因此这些国外企业在经过长时间竞争后纷纷败退出中国市场,只剩国内企业一枝独秀。

再战中国市场


国外企业经过在中国市场上的触礁后纷纷无奈撤离,而2010年,美特被日本骊住集团收购,这一举措昭示着国外的幕墙企业又再一次回到中国市场,准备新一轮的较量争夺,而这一次全新的进入也预示着中国幕墙的市场格局又将迎来一场新的变化。


2010年下半年,骊住集团收购了上海美特的最大股东——新加坡Amtronic公司,骊住因此可获得在中国经营幕墙产品的机会,上海美特也得以引进住生活集团的设计技术和质量及业务管理系统,交易双方可以借此逐步扩大其销售范围。


在被骊住控股之后,美特的发展也蒸蒸日上。不仅丝毫没受到被并购的影响,保持着原有的生产模式和经营理念,占据国内幕墙企业佼佼者的地位,还凭借着骊住集团强大的资源背景和经济实力,接到了阿里巴巴在北京的一个项目。这在以前对于美特来说是不太可能的,可是正因为美特被骊住控股,而骊住是日本企业,拥有丰富的资源,与作为阿里巴巴的股东日本软银自然是关系密切,因而美特能轻松地接到这项工程也是顺理成章。


由此可见,这次的收购与以往不同,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进入中国。骊住采取股权收购,直接控股美特而不参与企业在市场的运作,控股后企业继续以中国人来管理,只是股东变了,最大尊重本土企业现有模式,尊重二十年来能够生存下来并将企业做大的生存法则,完全尊重中国的游戏规则,美特仍然按照它原有的生产方式来经营。


相比于几十年前外资企业将西方的运营特点和管理规则强行嫁接在中国市场的模式,这次是在充分尊重中国市场的特点和运营规则基础上来进行拓展。这种新的模式将不仅为骊住带来全新的市场和发展空间,也表明外资企业转变了思维观念,以更温和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参与竞争。而这新一轮的进入值得引起我们的警惕。


华丽转身的启示

尊重市场才能赢得出路


从曾经败退中国市场到这次全新的进入,外国幕墙企业进行了一次华丽的转身,而最主要的变化则是他们经营思维的转变。 曾经的他们在中国只是设立分公司,将西方的经营管理方式和理念强加在中国人的身上,将他们惯有的方式复制过来,而并没有实际的考核中国市场的情况,没有尊重中国市场的发展规律,中国市场对他们的认同度较低,被并购企业的员工、媒体、投资者等,都会对他们持怀疑的态度和偏见,这使双方在业务及组织上的整合都受到阻碍,整合的难度将大幅增加。因此出现了事倍功半的状况,进而遭到中国本土企业的淘汰。 外资企业再次进入中国市场,摒弃了过去强行嫁接的理念,而选择用更加温和的方式,更尊重中国本土市场的特点和运营规则来参与竞争,不仅善于整合自身的实力,更注重的是一种本土化的整合,让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在这片他们并不熟悉的市场上为己所用,这就是他们最高明之处。只有在顺应市场的发展规律,充分了解市场特点的前提下,才能以最少的成本来获取最大的利益。

精细化管理显优势


中国幕墙企业尽管销售还在增长或维持高水平,但单位销售的利润已经远低于成长期,当前我们幕墙行业正处于这样一种低利或微利时期。靠传统生产要素、特殊历史条件所占据的优势已经不在。我们面前呈现出一幅全行业低利或微利时代的景象,如何寻找微利时期的利润,成为摆在众多幕墙企业面前的问题。对干众多的企业来说,除依靠科技创新之外,还要依靠管理的成功创新来获取微利时期的利润。


中国企业在这样一种不规则的市场中,精细化管理并不突出,多是以粗放型增长来获得效益。尤其是在中国幕墙发展的初期,一些企业家敢闯敢做,带着草莽般的精神想在市场上分得一杯羹,这是中国企业擅长的。然而在中国众多幕墙企业中,很少有能称得上是真正的赢家,因为他们靠着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将市场做烂掉了,而不善于靠管理拿利润。


而以骊住为代表的外资幕墙企业恰恰看到了这点的重要性。他们能够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中,总是在低利润空间中,通过精细化管理,尽量降低成本,做足降耗增效的文章,从精细的管理中获得利润。通过对财务的有效管理、合理的投入产出、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以及合理架构等方面来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项目成本控制,从而做到利益最大化,而不指望暴利。这样的一种方式使他们更具优势,也能为他们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添加砝码。

加强合作,实现双赢


面对刚性的市场新规则,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在合作中体现竞争,似乎渐成大势。市场离不开竞争,但也离不开和谐,和谐需要一种尊重,需要一种诚信,需要一种生态平衡,不讲规则的竞争只能抑制市场的良性发展。目光短浅的企业,急功近利,缺乏社会责任感,杀鸡取卵,不讲诚信,虚假承诺,这些都是与和谐文化相悖的。如果说竞争为市场注入了活力,那么和谐则是保持活力的根本。


外资企业重新回到中国市场,更加注重了与中国当地企业的合作,实现良性互动,达成双赢。很多外资企业积极同当地政府合作,收购当地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留用当地员工。这样不仅可以利用其现成的经销渠道,而且还可以扩张企业。而作为一个很好的例子,此次骊住收购美特就是保留其原班人马,丝毫未动,全盘接受了其销售渠道,使双方达到了共嬴。


外资企业以全新的模式进入中国市场,是不是值得中国企业走出去借鉴学习呢?


在全球化的今天,广阔的海外市场也引得中国企业纷纷觊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量与金额也迅速提高。但是近些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大并购屡屡失败的案例不少。其主要原因是中国企业大多数都是采取粗放型竞争思维,不仅在本土市场上进行赤裸裸的抢夺厮杀,更将其带到了海外市场,最终带来的结果只会是把市场做烂,甚至于失去市场


但无论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失败的案例会有多少,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并购,将是一个挡不住的趋势,因为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产物。有分析认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还将以30%的速度增长。在这样的一种趋势下,中国企业必须改变其粗放型的竞争思维,更温和有序地走进海外市场。


然而骊住收购美特并不是一个结点。在今年814号,骊住株式会社和总部位于维托里奥维尼托的国际幕墙生产商帕马斯迪利沙股份公司在意大利米兰共同宣布,骊住将付5.73亿欧元收购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幕墙生产商帕马斯迪利沙股份有限公司的所有股份。此笔交易很有可能在今年12月获得监管机构批准后最终完成。


此举充分表现了骊住集团扩展海外市场、提高海外市场影响力和销售额,从而走出日本成为国际化公司的野心。此交易一旦完成,骊住的国际影响力将大大提高,无论是世界门窗幕墙行业还是中国门窗幕墙行业都将迎来新的格局。这样一个不断壮大的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后会有着怎样的作为?以它的资源背景和实力又会给中国幕墙市场带来怎样的变化?让我们拭目以待!

结语:

曾经的国外幕墙企业因为不了解中国市场,一味地将西方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和价值观嫁接到中国,导致其遭遇水土不服,竞争力弱化而遭到中国本土企业的淘汰,进而慢慢退出中国。然而,这次的退出不能说是真正的退出,是为更好地进入中国市场而做的经验积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更清晰地看到中国市场的运营模式和需求。


在重新审视市场的变化后,三十年后的骊住收购上海美特,标榜着外资企业又用了全新的方式回归中国市场。而这一次它是本着完全尊重中国本土市场特点的原则,更加尊重中国的游戏规则,充分发挥中国幕墙优秀企业的自身优势来为其服务。他们带着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和润雨细无声的温和方式来到中国市场参与竞争。我们不能断定这次它会经营成功或失败,但是这次回来绝对是个具有标杆意义的事件,也是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地方。


这只是个开始,那么以后会不会有第二例、第三例、第四例呢?国外的幕墙企业会不会陆续进入中国市场呢?中国幕墙市场未来又会发生什么变化?虽然现在不能妄下定论,但不可否认的是,外资幕墙企业又重新回到中国市场,这势必会给中国幕墙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门窗幕墙行业原创深度分析报导系列文章是沃二一门窗幕墙网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包括全文转载或部分摘录),请尊重原创,盗版必究!


分享
写评论...